欢迎来到扬州家谱网!
修谱百问(十三)
  • 发布者:admin
  • 点击:782次
  • 姓氏文化
  • 2023-03-16

199.老谱凡例与当今凡例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从编辑位置而言,新谱凡例较旧谱位置稍前,一般应在新谱序之后较为合适。也可把新凡例放在旧凡例之后,便于阅读者比较新旧修谱的规矩有何不同之处。

从内容侧重点而言,旧谱凡例重在世系世表的编辑原则,主要体现谱系编辑的人文理念;新谱凡例主要体现世表的不同点和编辑体例的说明,如按板块主题编辑、增入大专学生统计表等。

200.现今修谱是先定凡例,再着手编谱,还是先编谱,再从中摸索定位凡例

凡例是著作的总纲,凡著书立说,总应先定凡例,再进行编著。但新时期修谱的特殊性,除专聘谱师外,一般为谱盲编谱。在此情况下,主编不仅要认真研读旧谱凡例,而且要借鉴他谱的新凡例,再构思本谱凡例草案,并在编谱实践中调整或补充。待全谱基本成稿,再对照凡例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忌没有新凡例,家谱照修;忌旧谱凡例照搬照抄,没有取舍;忌不研究本谱旧凡例的优劣,照搬他谱凡例。

201.凡例应该如何落款?

旧凡例一般不落款。旧式修谱虽设有谱局,并有主编等完整的组织设置,但一般没有编纂委员会等总机构的名称。新谱凡例是编纂委员会集体共同商议通过的,应以编纂委员会名义落款,参与修谱执笔者一般不具名。

202.旧谱新谱如何做到无缝衔接?

首先,是旧谱体例要素的传承。家谱是一种以本宗族历史源流、事载、人名等系统编纂的典籍。今天我们续修家谱如何传承?一是要素内容有取舍。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诸如五服图,国家实行殡葬制度改革来,已故族人一般公墓安葬,穴位的坐山朝向不作记载等等。二是书写格式要符合当今行文式样。旧谱世表中祖宗名讳前空一格或换行,天字、皇字顶格排,朝、旌、敕、赐、诰字低一格,其他文字低两格等等,这与现代书写规范不一。旧谱中的文章词语都是文言文,且无标点,很难读懂,现在续修家谱,为能使广大族人阅读,一般用白话文。有的宗族对旧谱中大量文章进行断句,加标点,如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和专业人士做此项工作,未尝不可,否则仍保留旧谱原貌,以免闹出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

其次是新旧凡例的编辑衔接,关系上传承和内容上的取舍。新旧凡例的编辑衔接,看似形式问题,实际上是由凡例的性质及其内容决定的。若全谱是以旧谱格局为主体的传承性修谱,则新旧凡例可放入同一个版块,新凡例属于增补凡例,对与旧凡例相抵触或须调整、补充或删改的个别条款作出具体说明若新谱在主体传承基础上有较多改进,则旧凡例可放在后面属于历史资料的相应之处,完全让新凡例成为全谱的主导,当然也可两者并存,以新为主;若旧谱体例基本推倒重编,如改苏谱为欧谱,编辑版块有重大调整,则新旧凡例必须截然分开。

在关系传承和内容取舍上,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承,如世系表的五世一提,纵由父及子,横由兄及弟照样传承;

(2)删,带有明显宗法观念的一些承嗣细则可删除;

(3)改,如旧谱原有承嗣关系不变,今淡化承嗣关系一条,说明如今承嗣原则不再成为新谱编辑的重要依据,再如赘婿的以女儿直接挂线,不再由女婿改姓后挂线;

(4)增,如凡未出嫁的女儿一律挂线,以体现男女关系的平等。

三是认真补充完善世表内容,不留缝隙。如今续谱一般距上届修谱在60年以上,世表内容的衔接要将60年来族人出生、死亡、葬地、婚配、女儿出嫁(包括招赘)、生育子女等发生的变化,逐项载入世表,并将需增添的内容,如学历、职务、职称、荣誉等亦一并入谱。不要照搬旧谱世表,闹出例如某某氏,60多年来,仍未结婚,却生育子女;又如女一未字,其实早已出嫁生子,至今还是终身未嫁的笑话来。对一时搞不清的事,可写未详,这样对世表中所记载的内容件件有交代,不留有缝隙了。

203.人物传序常见有哪几种结构形式?

行文有法,文无定法,人物传序的写作同样如此。下面从几个不同的侧面介绍旧谱中常见的结构,以供参考:

(1)叙述式结构截取人生过程中典型事例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顺序介绍人物,也可运用倒叙甚至插叙方式

(2)总分(总)结构开头总括人物特点,然后按忠、孝、节、义或治家、教子、事亲、奉公等方面展开,最后再进行总结议论。

(3)对话式结构可直接采访主人翁,也可直接通过他人写主人翁。

修谱是修家族的历史,家谱是家族的典籍,尤其是在写人物传序时,要尽量避免政治色彩,如实记录史实,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写人物传序,不仅要注意体裁的独特性和结构的灵活性,还要注意写作方式的多样性和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生动性。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要通盘考虑,语法、修辞、逻辑顺理成章。传序可用总分式结构,也可用并列式结构;可正反对照,也可欲扬先抑;可以名人名言引人入胜,也可以俗事小事展开铺陈;以叙事描写展现人物,也可以对话方式通贯全文可以传世经典作结,也可以诗词铭文收尾。总之,一切以人物形象丰满,语言生动流畅,使人读后感到亲切可敬,视为楷模为要。

204.谱中为什么要增设“大事记”?

“大事记”是当今新增体例,由地方史志借鉴而来。本族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范围内所发生的有重大意义、重要影响和历史价值的事件。简明扼要撰写成条目,按时间序列由远及近编排,记载于家谱中。实际上“大事记”是宗族历史的缩影,让族人读后对本家族的兴衰起伏和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205.增设“大事记”要注意什么?

编写大事记要注意以下原则:(1)详今略古。因为旧谱没有专章的大事记,故要从旧谱中搜索提炼进行编写,故古只能从略,而重点突出今天谱事活动之大事。(2)宁缺毋滥。大事记是记载对于宗族或谱事活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故不属于重大事件的不应采集,而有些历史上重大事件一时无法具体把握的,不应轻易采录。(3)定位要准。对事件的过程和性质要有正确的定位,大事记要重在突出记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为便于族人理解其历史意义,可略作点评,个别有深刻借鉴或教训的,也可适度分析负面影响。

206.“大事记”记些什么?

记始祖及族内名人的业绩或要事:如迁徙路径,营造屋宇,建造修缮祠堂;再如族中贤达德行善事,恩荣诰封褒奖,兵荒遭遇,盛衰变故等。其中有的可直书事实原委,有的亦可隐而不言。“大事记”可为后人提供鲜为人知的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07.发现旧谱中的差错怎么处理?

旧谱中明显的“低级”错误,续修时应该改正,但不要直接在旧谱上改动应保持原貌,可在旧谱错误后加括号,将正确答案写在括号内。对无法考证的问题,不要轻易“改正”应坚持“传信不传疑”的原则。

208.旧谱中人物的“传”与“序”(叙)有什么不同?

家谱中的“传”和“序”,都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字,旧谱一般按“死传生序”的原则来安排,所以,一见体例,我们就可知道作者写作时该人的生死情况。如今,也有为活着的人写传的,这与给活着的人建生祠或立长生牌位一样,是一种变通。

209.“传略”“序略”“纪略”“事略”“行略”“行述”“行状”与“传”“序”一样吗?

一般而言,“事略”“行略”“行述”“行状”等相当于“传”,“序略”“纪略”等相当于“序”。它们均为“传”“序”体例的另一种提法,或者叫做变种。如此一来,对今人必然造成两大麻烦一是难以认清它究竟是传还是序,二是难以从本质上说清其到底与传和序有什么区别。查《汉语大词典》,“行略”另外有两个义项,一为“生平事迹的梗概”,二为“记述死者生平概略的文字”。从上两个义项看,选择前者似未尝不可;另外,从变通原则看,今人活人可作传,因此也无法明显界定了。其实“传”和“行述”是有区别的。“传”一般是对某些事的概述,“行述”一般是人一生中按顺序做了哪些事。新修谱常用“简介”的形式记述人物,但要防止将“简介”写成简历。旧谱是围绕“立德、立言、立功”来写,当今应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来写,使后人学有榜样,值得后人赞扬的事迹。要避免“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出钱的写,不出钱的不写,这样体现不出族人的优秀品德。

210.如何看待家谱中新增体裁“简历”?

“简历”是现有家谱新增的一种体例,旧家谱中没有简历。所谓“简历”顾名思义,即为人物的简单经历。经历与传序相比,明显有两大不足:一是没有人文精神。介绍简历,一般不涉及人文精神,有的只能通过词语的感情色彩初见端倪,如“任职伪乡长”,而“伪乡长”并非全是坏人,有的是为了斗争的需要。二是容易写成流水账,因为简历是不能进行铺陈与描写,写法难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因此,一般不要在家谱中以简历形式介绍人物为好。文稿:朱炳国 岳祖瑞

立即咨询
X
服务电话
19975032695
扫码微信咨询更方便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上海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博物馆   国家档案局   

版权所有:扬州家谱    Copyright2017     备案号:苏ICP备19041215号    技术支持:网景科技

地址:江苏省高邮市经济开发区洞庭湖路科技创业中心科创楼207#    服务电话:19975032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