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节”,清明正当时。合家祭祖坟,寄托儿孙思。在郭氏宗亲缅怀先祖的日子里,《郭氏宗谱》蓉湖海姑尖支筹备委员会成立了。这是郭氏宗亲家族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实在可喜可贺!
海姑尖郭氏,源出江阴杨舍,即今张家港市区杨舍镇,后以杨舍郭氏和陈墅郭氏两支为最大。始祖讳庭坚,字独秀,别号高昌,本家世居河南开封府样符县碧柳巷。登宝庆二年进士第,绍定元年以迪功郎除军校教授,因金兵入侵南迁,又因忤时相史嵩之而降为江阴县令,后子孙遂定居焉。自绍熙甲寅创《江阴县志》,且封筑堤防,开浚渠港,农田资利,水旱均活,百姓无不感恩!
五世孙隆七公,拓居武进丰北乌墩郭禄桥,成为武进始迁祖。三代后,武进支又分为海姑尖与北夏墅等支,后海姑尖又分出江阴青阳支等,此为武进分支之概况也。
《郭氏宗谱》第十次续修于民国三十一年,时日寇入侵,颠沛流离,而陈墅支因故未能参与,故谱名为《江阴郭氏支谱》,即可见一斑。支谱共16卷,武进支世系为卷十二、卷十三,约占总世系表之1/6。而作为修谱分支,除杨舍河东支主局外,武进海姑尖、北夏墅支、青阳分支和杨舍范港、陈墅支积极参与。
今欣逢盛世,家谱亦百废俱兴。武进修谱,在全国影响广泛,蓉湖修谱,同样一浪高过一浪。我蓉湖郭氏顺应时代潮流,率先推进武进隆七公后裔之修续工作,以此为契机,将竭力影响与推动整个高昌公后裔的家谱续修工作!
希冀全体郭氏子孙,踊跃响应,为郭氏之家族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出力流汗。高昌公九泉之下,亦瞑目矣!谨借宋代大家黄庭坚《清明》诗,以引起郭氏子孙之深思。“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蓉湖《郭氏支谱》续修委员会
公元2010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