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氏始于楚庄王之子昌平君燕,封项国(今河南项城),子孙遂以国为姓。后以爵位显于汉。汉驸马昭信候项东为项氏远祖,传六十八世至大明兵部尚书项忠,为新安婺源(今属江西省)祖。忠公长子履,婺源廪贡生,官云阳训导,遂家焉,为云阳始迁祖。履公传八世至征富公,于清顺治、康熙年间ト居导墅桥,为导墅桥祖;忠公次子庸,廪贡生,后任金沙儒学,为金沙(含河头)祖;三子庚,官江阴主簿,为庄城(今属金坛区)、焦垫(今武进焦溪)、奔牛祖。自忠公三子因官由婺源徙京口、常郡五百年间,子孙瓜瓞绵延,耕读传家,世德相承,敦礼义,重师儒,习岐黄,族风淳朴,世泽绵长,讫于今仍方兴而未艾。
云阳导墅桥志远堂《项氏宗谱》创修于明万历二十六年,由名贤润东举人张国才、都御史潘季驯、江苏巡抚郭子章分别作序三篇;二修于明崇祯二年,由项氏六世孙东升自序,之前有天启七年丁酉科举人候选知县王焕文序一篇;三修于清顺治七年,由天泰诸公续谱,七世孙祥瑞自序;四修于康熙三十四年,由八世孙征富自序;五修于乾隆三年,由十世孙岳千自序;六修于乾隆五十一年,请敕授文林郎知金坛县事、举人溪甫熊璜作序;七修于道光八年,由特授扬州府泰兴县李震作序;八修于咸丰二年,由“年家眷弟”叶之灿和焦邨后学蔡锦清分别作序两篇;九修于光绪八年,志远堂项金洪诸公续谱,“世愚弟”袁灏和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贵州主考袁善手书谱序两篇;十一修于民国十一年,项氏族贤鸿宾、霁峰、審、霞诸公续谱,清廪贡生庄玉润作序(手迹),十六世孙審自序。本次续谱距上届已逾92年矣,期间,历军阀混战,外侮入侵,抗日烽火,国共争鼎,政权更替,社会巨变。1949年后,“左”倾泛滥,十年“文革”破“四旧”,家谱视为“封资修”,大多付之一炬。幸宗亲族贤冒险秘藏,《项氏宗谱》躲过一劫,为今续修新谱提供蓝本,功莫大焉!
家谱与正史、方志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炎黄子孙平民史册的家谱,其核心价值,不在于族人的财富之雄、科第之众、名人之多,而在于世泽相乘,家声永播,瓜绵瓞衍,与时俱进。盛世修谱已成为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文明风尚,成为广大民众自编自述,自律自慰,体现自身价值,跻身社会历史舞台的文化需求。一大批热心谱牒文化的精英人士、宗亲社团应运而生,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谱牒相继问世,《云阳导墅项氏宗谱》即是新兴谱苑中的一枝奇葩。适逢盛世,族贤项强、晋关、金法、伟民诸君发起新修家谱,俾使先德祖业薪火相传而生生不息,流芳百世;昭示后昆来者见贤思齐而自强不息,继往开来。
今值《云阳导墅项氏宗谱》续修付梓之际,回顾项氏先祖朴耕秀读之风,实令后世肃然敬仰,真可谓是“项氏家声远,导墅世泽长”。新谱修纂过程中,族贤项福成、项强叔侄偕贤内春凤多次来访,探讨谱事,相谈甚欢,并聘请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岳祖瑞、上官鹤锦与敝人为顾问,问序于余,余感其诚,乐而为之,故不揣浅陋,欣然命笔,聊述一管之见于短笺,是为序。文稿:朱炳国